炎热的夏季,老虎泡澡避炎热。 刘五岳 摄
●1993年5月29日,为保护中国及邻国野生虎,国务院颁布了《关于禁止犀牛角与虎骨贸易的通知》,明令禁止买卖、携带和收藏虎骨及其制品。
●2008年5月29日,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(IFAW)与腾讯网科技频道合作,举行了首个中国“老虎日”活动,用以纪念该《通知》颁布15周年。
●在国务院颁布《关于禁止犀牛角与虎骨贸易的通知》15周年之际,全社会应行动起来——
有数据表明,目前我国野生虎数量已不足50头。虎是中国乃至亚洲大陆的旗舰性物种,野生虎的存在是生态环境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象征,因此,全力保护野生虎,至关重要,刻不容缓。
让我们对野生虎制品说“不”,从“拒绝”开始,从身边做起,为保护野生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■关键:保护野生虎栖息地
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教授、国家林业局与环保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罗菊春认为:野生虎需要大片连续合适的森林作为栖息之地,以便拥有充足的猎物和生存空间,使野生虎种群得以自然恢复。
新中国成立后,大量森林被开发,原本接连不断的林海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小块,条条公路通向原始森林深处。人类惊扰、占据了原本属于老虎的家园。随之而来的是野生虎生物链的断裂,可供老虎食用的食草、食肉动物都逐渐减少。这直接导致了野生虎生命力的衰退,短短几十年的时间,野生虎数量锐减。
罗菊春建议,可以将较为分散的林场连接起来,建立野生虎自然保护区。在保护区内勿修路,禁开矿,适度开展生态旅游。另外,还应继续采取封山育林、植树造林、退耕还林等措施,提高森林覆盖率,并严防森林火灾,从根本之处保护野生虎。
■拒绝:
虎制品及其它野生动物制品
虎在亚洲各国分布十分广泛,不但如此,在精神上,亚洲人也对与虎有关的一切十分推崇。但令人担忧的是,在东南亚,由于经济利益驱动等因素,仍然存在偷猎野生虎、非法贩卖虎制品等现象。这对野生虎的保护工作十分不利。
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郭耕在一次座谈会上曾模拟小豹猫的话说:“只有我们才有权利穿裘皮!”的确,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,也是人类存在的基础,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。因此,我们应时刻牢记:不穿、不食、不用野生动物制品,从自身做起,为保护包括野生虎在内的野生动物作贡献!
■警惕:放归虎带来新问题
将养殖虎放归野外,是否可以有效恢复野生虎种群?
野生生物保护学会(WCS)中国项目负责人解焱说:“老虎的生存技巧不仅仅是捕食,还包括选择适宜的栖息地、自我保护、占有领地、躲避人类等。养殖虎的这些能力消失已久,将其放归野外,更容易遇到危险。此外,把养殖虎放归野外,还容易把人类饲养状态下虎的疾病传播给野生虎,这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这种病的野生虎种群来说可能是致命的。”因此,解焱再次强调:“最好的野外恢复就是保护好野生虎栖息地,使其自然恢复。”
■注意:宣传工作很重要
虎位于食物链的顶端,因此,野生虎的减少将会使其它很多物种退化乃至灭绝,使生物多样性减少。
虽然现在保护野生虎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就,但仍然需要不断在全社会宣传呼吁:守住老虎栖息地,坚决抵制虎制品,并向人们宣传与保护野生虎有关的科学知识,破除人们对虎制品的迷信,使更多的人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保护野生虎。
保护野生虎,从小事做起,从我做起。